目的:探讨射干止咳胶囊镇咳作用部位及潜在的作用机制。方法:采用电刺激豚鼠喉上神经引咳模型,观察射干止咳胶囊中枢性镇咳作用;采用静脉注射组胺刺激快适应肺牵拉受体(RARs)放电模型及机械刺激致辣椒素脱敏豚鼠咳嗽模型,观察射干止咳胶囊外周性镇咳作用;采用烟熏建立豚鼠慢性支气管炎模型,观察射干止咳胶囊对血管活性胺类物质组胺(HA)和5-羟色胺(5-HT)的影响。结果:射干止咳胶囊低剂量组(26.00 mg提取物/kg)、中剂量组(52.00 mg提取物/kg)、高剂量组(104.00 mg提取物/kg)在给药后30 min、60 min时,均无明显抑制电刺激豚鼠喉上神经引咳作用。射干止咳胶囊中、高剂量组对静注组胺刺激RARs放电引起呼吸波振幅变化的刺激电压值均有抑制作用(P<0.05)。射干止咳胶囊低剂量组在给药60min,中剂量组在给药30min,高剂量组在给药30min、60min时可显著抑制机械刺激所致的辣椒素脱敏豚鼠咳嗽(P<0.05)。与模型对照组比较,射干止咳胶囊低、中、高剂量组豚鼠血清中HA含量明显减少(P<0.05或P<0.01);射干止咳胶囊高剂量组豚鼠血清5-HT含量明显减少(P<0.05)。结论:射干止咳胶囊的镇咳作用部位不在中枢,其外周性镇咳作用与抑制RARs受体有关,同时HA、5-HT等血管活性胺类物质也参与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