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级检索

当期目录 过刊浏览更多+
  • 李国祥, 胡镜清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2022,24(10):20-25
    DOI: 10.11842/wst.20210731003
    痰瘀互结在临床表现广泛,既涉及体表病变,又可见于内科杂症,是冠心病发展中最常见的病理因素之一。但关于痰瘀互结的研究,对于病变过程痰瘀化热过程的具体的方药还没有相关的总结。鉴于此,本文从方药角度出发,结合国医大师的临床经验,将冠心病痰瘀互结热化阶段的治疗,根据痰瘀热邪的病位、阶段、虚实、证候不同,从热者寒之、火郁发之、留者攻之三个层面,分为清热、泻火、宣通、攻邪等不同治法对相关方剂进行梳理,根据其临床表现选取恰当的方剂对症治疗,为冠心病痰瘀互结热化的治疗提供方药的参考,以期执简御繁,裨益于目前相关冠心病的临床治疗。
    引用本文

    导出 BibTex EndNote
  • 刘庆华, 贾春华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2022,24(10):26-33
    DOI: 10.11842/wst.20211219002
    目的 中医学的隐喻认知研究方兴未艾。运用CiteSpace软件对中医学隐喻认知相关文献进行可视化分析,探索现状和热点,为总结已有成果和深入研究提供基础。方法 检索中国知网(CNKI)1990-2021年相关文献,通过CiteSpace5.6.R5进行作者和机构合作网络以及关键词共现、聚类和突现词的分析。结果 共纳入文献328篇,总体来看,以贾春华等为代表的作者合作网络规模较大,研究机构集中在北京中医药大学。研究者和研究机构之间相对独立,其分布松散,合作较少。1990-2006年为中医学隐喻认知萌芽期,2007-2014年为快速增长期。2014年之后,进入平稳发展期。研究热点多集中在概念隐喻、认知科学、取象比类等方面。象思维、中医语言等是近年来的前沿领域。结论 隐喻认知为中医学理论解构提供了新的范式。基于多学科研究的中医隐喻认知学有望形成。中医语言实证研究有利于揭示中医学思维及逻辑特点,是未来研究的可行之路。
    引用本文

    导出 BibTex EndNote
  • 艾军, 王志威, 陈升, 吴进仕, 杨继峰, 钟妮, 戴铭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2022,24(10):34-39
    DOI: 10.11842/wst.20210812012
    本文通过分析《温病学》教材内容,并结合中医经典论述及刘河间、吴又可、叶天士、吴鞠通、薛生白、杨栗山等医家对温病郁热病机的重视和辨证论治运用要领,认识到丰富补充《温病学》病机理论及郁热病机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同时,提出补充温病学病机理论及郁热病机的内容。
    引用本文

    导出 BibTex EndNote
  • 冯兹阁, 曾商禹, 张艺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2022,24(10):40-49
    DOI: 10.11842/wst.20210928013
    目的 采用可视化分析对彝族医药的研究情况进行回顾性总结,并阐释彝族医药传承与发展现状。方法 本文综合传统文献研究法、信息学方法与田野调查,从学术文献发表、古籍整理与现代书籍出版、政策扶持与学科建设、传承保护等多个角度,对彝族医药研究发展现状进行了归纳。结果 目前,彝族医药在中医药现代化大背景下稳步发展,具体表现为文献发表量逐年增长、古籍整理日益完善、学科建设继续加强、传承保护受到重视等方面。但也存在体系不完善、人才缺乏、知名度不高、资源整合度较低、研究层次尚浅等明显问题。结论 未来,加大挖掘整理及发扬发展彝族医药力度,重视人才培养,加强深层次的研究和探讨,尤其是亟需强化应用型研究,使彝医药真正走上产业化发展的快速通道,是彝医药现代化的必经之路。
    引用本文

    导出 BibTex EndNote
  • 曹跃朋, 冯在亮, 杨玉涛, 马武开, 刘正奇, 安阳, 唐芳, 张雄峰, 张艺, 曾商禹, 钟琴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2022,24(10):50-59
    DOI: 10.11842/wst.20210929012
    目的 通过构建尿酸性肾病动物模型,检测给药后KIM-1、NGAL、TIMP-1、MCP-1等肾损伤标志物,探讨苗药痛风停汤对尿酸性肾病的保护作用。方法 将70只SD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苗药痛风停高、中、低剂量组、别嘌醇组和苯溴马隆组,构建尿酸性肾病动物模型,造模后各组灌胃给药治疗28天,末次给药后收集大鼠血清及肾脏标本。生化检测大鼠血清尿酸、尿素氮、肌酐含量,用免疫组化法、Western Blot检测肾组织的KIM-1、NGAL、TIMP-1的表达、RT-PCR法检测肾脏组织KIM-1、MCP-1mRNA的表达。结果 生化结果:别嘌醇、高剂量、中剂量、苯溴马隆组组间比较,其BUN、SCR、UA含量差异无统计学差异(P>0.05)。免疫组化结果:①痛风停高、中、低剂量、别嘌醇组KIM-1平均光密度比苯溴马隆组明显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②痛风停高、中剂量、别嘌醇组NGAL、TIMP-1平均光密度与苯溴马隆组相比,无明显差异(P>0.05)。RT-PCR结果 与别嘌醇及苯溴马隆组相比,痛风停高剂量组KIM-1、MCP-1mRNA表达量与其无明显差异(P>0.05)。Western Blot结果 ①与别嘌醇组相比,痛风停高剂量组KIM-1、NGAL、TIMP-1蛋白表达均与其无明显差异(P>0.05);②与苯溴马隆组对比,痛风停高剂量组NGAL蛋白表达与其无明显差异(P>0.05);其余各组KIM-1、NGAL、TIMP-1蛋白表达量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苗药痛风停汤可显著降低尿酸性肾病大鼠血肌酐、尿素氮及尿酸水平,并可通过降低肾损伤因子KIM-1、NGAL、TIMP-1、MCP-1的表达,从而实现保护肾脏功能作用。
    引用本文

    导出 BibTex EndNote
  • 钟 镥, 邹雪梅, 何青秀, 张 静, 张艺, 范 刚, 古 锐, 蒋桂华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2022,24(10):60-69
    DOI: 10.11842/wst.20210913008
    “吉解”即藏药秦艽花,具有清热、消肿、干黄水、解毒的功效,藏医常用于治黄水病、四肢肿胀、腑热胆热等症,药用历史悠久。作为藏药大宗药材,“吉解”在二十五味儿茶丸、十三味榜嘎散等多个国药准字号的藏药复方制剂中作为主药或配伍使用。但由于藏医药文献对“吉解”的记载根据花色将其分为黑、白两种,导致其存在基原复杂、临床用药混乱的现象。本研究通过查阅古今藏医药经典著作和文献,对黑、白“吉解”的品种、功效进行了系统地整理,厘清了藏药“吉解”的形态、基原物种、功能主治及生境分布。采用文献考证与市场调研相结合的方法,阐明了“吉解”的主流药材。最终确定文献记载其来源共有12个种,市场主流品种的来源以粗茎秦艽Gentiana crassicaulis Duthie ex Burk.和麻花艽Gentiana straminea Maxim.为主。对藏药“吉解”进行基原考证有利于“吉解”的临床合理应用,可为其进一步质量控制、药效学研究和新药开发提供参考。
    引用本文

    导出 BibTex EndNote
优先出版更多+
  • 马玥, 徐振晔, 王立芳, 郑展, 邓海滨, 张琦君
    优先出版日期:2021-08-18
    DOI: 10.11842/wst.20210122007
    目的 探讨肺岩宁方(Feiyan Ning Decoction,FYN)通过介导Atg5(自噬相关靶向基因5,Autophagy-related gene 5)自噬相关基因调控人肺腺癌A549细胞自噬,及其对A549肺癌细胞增殖、迁移、侵袭等作用的影响。方法 肺岩宁方干预培养肺癌A549细胞,通过运用CCK-8(Cell Counting kit-8)细胞增殖实验检测肺岩宁方对细胞增殖抑制率的影响,显微镜下观察肺岩宁方作用后的细胞形态学改变;采用划痕实验检测肺岩宁方及自噬抑制剂氯喹(Chloroquine diphosphate salt,CQ)对肺癌A549细胞迁移能力;运用Transwell细胞侵袭实验检测肺岩宁方及氯喹对肺癌A549细胞侵袭能力;运用Western Blot检测自噬相关蛋白Atg5、LC3表达情况;运用透射电子显微镜观察肺癌A549细胞在肺岩宁方干预下的自噬结构形态改变情况。结果 CCK8检测试验结果:肺岩宁方能有效抑制A549细胞增值活力(P < 0.01),其优化浓度为200 μg mL-1;划痕实验结果:与对照组比,肺岩宁方干预A549细胞迁移能力减弱(P < 0.05),A549细胞在FYN联合CQ的作用下迁移能力明显减弱(P < 0.01);Transwell实验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肺岩宁方抑制细胞侵袭转移能力(P < 0.05),FYN联合CQ细胞侵袭力明显抑制(P < 0.05);Western Blot实验结果:肺岩宁方下调自噬相关蛋白Atg5、LC3表达能力(P < 0.01);透射电子显微镜观察结果:肺岩宁方抑制自噬结构的出现。结论 肺岩宁方介导Atg5自噬相关基因,具有调控人肺腺癌A549细胞自噬能力,可抑制A549细胞增殖活力、迁移能力、侵袭转移水平。
    引用本文
    导出 BibTex EndNote
  • 廖娟, 赵楠
    优先出版日期:2023-09-15
    DOI:
    目的 探讨五行音乐疗法(FEMT)对不同文化背景下压力的有效性,并比较五行音乐疗法(FEMT)与西方艺术音乐疗法(WAMT)在缓解压力的差异。方法 这是一项探索性随机对照试点研究,共纳入37 名受试者,中方脱落2例,最终纳入35例,其中 23名来自加拿大,12名来自中国。知情同意后,所有受试者被随机分配在家中听中医五行音乐或西方艺术音乐 30 分钟,每周两次,持续 4 周。参与者被要求使用耳机,在每次会议之前和之后测量他们的脉搏率,并填写五份问卷,包括背景和人口统计调查(报告年龄、性别、教育、文化背景、聆听经验)。压力自我评估(每次干预前后),综合医院焦虑/抑郁量表(HADS,第 2 次干预后每周一次),压力感知调查(PSS,第 2 次干预后每周一次),音乐治疗干预调查(MTIS,每次干预前后)。结果 与 WAMT 组相比,FEMT 第二次治疗后自我评估的压力评分显着下降(t=-2.057,p=0.046)。2)在两组中,每组治疗前的压力评分均显着降低(WAMT:t = 5.026;FEMT:T = 7.645,p = 0.000);3)两组干预后HAD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中国样本中,FEMT和WAMT组第八次治疗后 HADS 评分存在显着差异(t=-3.862,p=0.003),FEMT 干预前后 HADS 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 =5.117,p = 0.004)。 WAMT 组的 MTIS 治疗前后有显着差异(t=-2.572,p=0.023),但 FEMT 组没有(t=1.331,p=0.207)。结论 该试点研究探索了一种安全可行的自我管理方法-音乐疗法干预两个不同文化群体的压力,并首次提供了 FEMT 和 WAMT 在缓解压力和焦虑方面的有效性的初步比较和证据。需要对更大的随机样本进行进一步调查,以阐明不同类型的音乐和文化群体对压力和焦虑水平的影响。
    引用本文
    导出 BibTex EndNote
  • 樊霞霞, 孙涛, 何蓓蓓, 钟燕梅, 吴纯洁, 温川飙, 赵姝婷
    优先出版日期:2023-09-06
    DOI:
    系统研究中药材质量评价方法,是完善中药材质量评价体系的内在需求,有利于中医临床用药及中药产业的健康发展。中药材内在品质评价方法从化学指纹图谱发展到中药质量标质物,从以化学成分为主要研究指标,发展为以化学成分与生物活性效价、化学成分与药效成分相结合的评价模式,历经了一元到多元的评价演变;中药材外在性状评价方法从“辨状论质”到智能感官的应用,历经从主观到客观的演变,弥补了客观数据缺失的评价不足。中药材“内外结合”评价的发展趋势符合中药整合质量观的创新发展思路。本文梳理了中药材内在品质与外在性状研究的发展沿革,系统阐述了“内外结合”评价的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从信息化角度提出了一些问题及初步对策,以期推进建立一套符合中医理论的,具有标准化、信息化特色的中药材质量评价体系。
    引用本文
    导出 BibTex EndNote
  • 左祥铎, 徐雅静, 邱斌, 李静平, 俞捷
    优先出版日期:2023-09-06
    DOI:
    目的:探讨滇黄精对糖尿病皮肤损伤大鼠创面愈合及核因子-E2相关因子(Nuclear factor-erythroid 2-related factor 2,Nrf2)/血红素氧合酶1(Heme Oxygenase-1,HO-1)信号通路的影响。方法:复制糖尿病大鼠模型,将造模成功的48只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西格列汀组(10mg/kg)、滇黄精水提物低剂量组(2g/kg)、滇黄精水提物高剂量组(8g/kg)、滇黄精醇提物低剂量组(2g/kg)、滇黄精醇提物高剂量组(8g/kg),每组8只;另设对照组。灌胃给药4周后,所有大鼠建立背部皮肤创面伤口,术后继续给药14天。实验结束后,处死大鼠,测定各组大鼠血糖值,糖化血红蛋白(GHb)、血浆中H2O2、MDA、SOD、GSH水平和创缘皮肤组织中T-AOC、SOD、MDA水平,并用荧光定量法测定大鼠创源皮肤组织中Nrf2、HO-1 mRNA相对表达量。结果:与模型组相比,滇黄精醇提物低、高剂量组、滇黄精水提低、高剂量组血浆SOD、GSH水平、创缘皮肤组织Nrf2、HO-1 mRNA相对表达量升高(P<0.01,P<0.001),血浆中糖化血红蛋白(GHb)及创缘皮肤组织MDA水平降低(P<0.05,P<0.01,P<0.001),滇黄精水提物高剂量组创缘皮肤组织T-AOC水平升高((P<0.01),滇黄精水提物低剂量组皮肤组织SOD水平升高((P<0.01),滇黄精醇提物低剂量组血浆H2O2水平降低(P<0.01)。结论:滇黄精能上调Nrf2/HO-1信号通路,调节过度氧化应激反应,促进创面愈合。
    引用本文
    导出 BibTex EndNote
  • 袁烁, 王宣尹, 张家旗, 许丽天, 胡真瑜, 邓高丕
    优先出版日期:2023-09-06
    DOI:
    【摘要】 目的:本文旨在通过网络药理学和体外实验,研究化瘀消癥颗粒治疗异位妊娠(EP)的作用机制。方法:筛选化瘀消癥颗粒的潜在有效成分,建立了PPI、MCODE、GO富集和KEGG途径分析。在JAK/STAT通路抑制剂与激动剂对照下,通过划痕实验和Transwell实验分别检测化瘀消癥颗粒对滋养细胞(HTR-8/SVneo细胞)迁移和侵袭的影响,通过Western blot检测化瘀消癥颗粒对JAK/STAT通路及相关蛋白的影响。结果:共获得375个活性成分、45个已知靶点和207个预测靶点,通过构建PPI网络筛选出STAT3、MMP9、TLR4、HIF1-α等15个关键目标。划痕实验提示化瘀消癥颗粒对HTR-8/SVneo细胞迁移具有抑制作用,呈时间、剂量依赖性;化瘀消癥颗粒作用48h后,Transwell实验提示HTR-8/SVneo细胞的过膜细胞数明显下降(P<0.05);WB实验提示,JAK/STAT信号通路蛋白表达显著降低(P<0.05);与JAK/STAT通路相关的uPA、HIF1-α和N-cadherin 蛋白表达均受到抑制(P<0.05),趋势与通路抑制剂AG490一致,与通路激动剂IL-6相反。结论:化瘀消癥颗粒抑制JAK/STAT通路及其相关蛋白uPA、HIF1-α和N-cadherin的表达,影响HTR-8/SVneo细胞的迁移和侵袭活性,这有助于阐明化瘀消癥颗粒治疗异位妊娠(EP)的作用机制。
    引用本文
    导出 BibTex EndNote
  • 苏嘉楠, 杨宇峰, 石岩
    优先出版日期:2023-09-06
    DOI:
    目的 系统评价补肾活血法治疗DCI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 按照循证医学要求,全面检索国内外数据库,时限从建库—2022年6月,查找补肾活血法治疗DCI的相关RCT文献。采用Revman5.3进行Meta分析及风险偏倚评估,TSA0.9进行试验序贯分析,Stata15.0进行发表偏倚评估,GRADE3.6进行评价证据质量。结果 最终纳入 18篇 RCTs,样本量1371例。Meta分析显示,相对于常规西药治疗,补肾活血法能显著提高治疗糖尿病认知功能障碍的有效率[OR=4.71,95%CI(3.28,6.78),P<0.00001],并显著改善患者MoCA量表总评分[MD=2.11,95%CI(1.76,2.47),P<0.00001]、MMSE评分[MD=1.87,95%CI(1.40,2.35),P<0.00001]、MQ评分[MD=13.40,95%CI(11.23,15.57),P<0.00001]、CDR评分[MD=-0.08,95%CI(-0.10,-0.05),P<0.00001]、HDS评分[MD=3.85,95%CI(2.86,4.84),P<0.00001]以及中医证候积分[MD=-7.38,95%CI(-13.26,-1.51),P=0.01]。同时,补肾活血法能够在一定程度上降低空腹血糖水平及糖化血红蛋白水平,但由于各研究间异质性较大,该结论有待进一步验证。此外,补肾活血法改善ADL评分[MD=1.89,95%CI(-0.86,4.64),P=0.18]及降低不良反应[OR=0.36,95%CI(0.08,1.60),P=0.18]的能力与常规西药治疗相当。Begg's检验及Egger's检验提示研究可能存在一定程度的发表偏倚。Metaninf命令图及试验序贯分析提示研究结果稳定性相对较好。证据质量评价显示有效率、糖化血红蛋白、MoCA量表评分、MMSE评分和MQ评分的证据为中等质量,空腹血糖、CDR评分和HDS评分的证据为低质量,ADL评分、中医证候积分和不良反应的证据为极低质量。结论 现有文献证据表明,补肾活血法治疗糖尿病认知功能障碍具有良好临床疗效,并能够降低患者血糖水平、改善患者认知功能,同时具有一定的安全性。但受纳入文献质量和数量的限制,上述结论仍需更多大样本、多中心RCT进一步验证。
    引用本文
    导出 BibTex EndNote

关于《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期刊变更收款账户的通知

关闭